同城附近人300一次_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1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明市农业学校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2-06-27 作者:教务处 发布者:三明市农业学校 文章来源:原创 阅读 : 1575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茶叶生产与加工(610107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学制

三年

、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茶叶生产

茶园工(四级)

茶叶生产方向

2

茶叶加工

茶叶加工工(四级)

茶叶加工方向

3

茶叶品质检验

评茶员(四级)

茶叶加工方向

茶叶营销方向

4

茶馆经营

茶艺师(四级)

茶叶营销方向

5

茶叶销售

农产品经纪人(五级)

茶叶营销方向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叶营销企业,培养从事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品质检验、茶馆经营和茶叶销售等一线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科学生产、规范操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具有基本的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吃苦耐劳、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熟悉茶文化的基本知识,掌握茶文化传播、茶事服务和茶叶营销基本技能。

2掌握茶树种植、茶树生理、茶树修剪、茶叶采摘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3掌握我国主要茶类的传统手工制作与现代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熟悉茶叶的理化性质,掌握茶叶感官审评和茶叶基本成分检验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5掌握茶叶包装、保管、储运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6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原理、营销管理过程,初步掌握科学理解和分析现实商业世界的能力。

7了解茶叶机械相关工作原理,掌握常用茶叶生产和加工机械使用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3.专业(技能)方向——茶叶生产

1了解茶树生长需水的规律,能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完成茶园灌溉工作。

2能完成茶树的施肥、施用农药、安全生产工作。

3.能识别茶树的虫害、病害,并能完成茶树病虫害防治工作。

4.专业(技能)方向——茶叶加工

1能完成将毛茶加工成一定规格的商品茶的相关工作。

2了解名优茶加工的基本工艺,能完成几种名优茶的生产工作。

3了解茶叶理化知识,掌握茶叶常规感官评审方法和理化分析技术。

5.专业(技能)方向——茶叶营销

1能对茶叶市场及茶叶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初步分析;初步具备组织、策划市场营销工作的能力。

2了解茶馆管理与经营的相关知识,能完成茶馆服务相关工作。

3了解茶叶传统经营与现代经营的差别,熟悉茶叶网络商务流程。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

本科:茶学

八、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课、公共艺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各要求

参考学时

1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2

2

职业道德与法

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32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32

4

哲学与人生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 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32

5

语文

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216

6

数学

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在继续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创新意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44

7

英语

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发展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理解思维差异,增强国际理解,坚定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80

8

信息技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吸纳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实践,增强信息意识,掌握信息化环境中生产、生活与学习技能,提高参与信息社会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为就业和未来发展莫定基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08

9

体育与健康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体有运动能力,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具备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必备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80

10

历史

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和优秀文化成果;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职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6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各要求

参考学时

1

茶文化

了解茶文化发展的历史、发展现状;了解地方茶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区域性、流派和意义;掌握茶文化服务基本要求;能组织茶事活动、茶诗词、茶文化欣赏;能介绍茶文化发展历史、流派和展现形式

72

2

茶叶加工技术

了解各类茶叶品质形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不同茶类茶叶加工过程中物质变化的规律;了解相对应的加工工艺及技术措施与品质形成的关系;了解六大基本茶类的制作过程;掌握当地常见茶类初加工技术

72

3

茶树栽培与生理

了解我国茶树栽培历史、茶区概况;了解茶树生长规律;了解茶园建设的基本知识;了解茶树修剪原理及效应,掌握茶树修剪的基本技术;掌握茶叶采摘的技术

72

4

市场营销概论

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原理、营销管理过程,营销组合与工具。树立一种市场营销的理念,初步形成科学理解和分析现实商业世界的能力

72

5

茶叶审评与检验

掌握评茶的基本知识;了解茶叶品质形成的原理与品质特征;掌握茶叶感官审评的基本知识;能初步对照品茶术语对茶叶品质实施评定;掌握茶叶水分、灰分和主要成分的检验方法

72

6

茶叶包装与储运

了解茶叶特性与环境的关系;掌握茶叶包装的种类和包装要求;掌握茶叶储存与保管、运输的条件,能有效储存、保管茶叶

72

7

茶业机械使用与

养护

了解常用茶园机械、茶叶初制机械和茶叶精制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能使用茶园机械、茶叶初制机械和茶叶精制机械;能对茶园机械、茶叶初制机械和茶叶精制机械进行有效养护

72

2. 专业(技能)方向课

1)茶叶生产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各要求

参考学时

1

茶园肥水管理与

环境

了解气象环境、土壤环境与生物因子与茶树生长发育的关系;了解茶园耕作、茶园水分管理及茶园施肥的基本知识;能掌握茶园耕作、茶园灌溉及茶园施肥的基本技能

108

2

茶树病虫害防治

熟悉主要茶树病害、虫害的种类,害虫的生活习性,病害、虫害以及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掌握常见茶树病害和虫害的防治技术

144

2)茶叶加工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各要求

参考学时

1

茶叶精制技术

熟悉绿毛茶精制工艺流程、技术参数、要求和操作要领;能依据毛茶情况,设计出合理的精制工艺流程;能独立进行毛茶精制操作

72

2

名优茶加工技术

了解全国名优茶类的基本特征;掌握当地名优茶类的加工方法,能完成至少三种当地的特色名优茶制作

180

3)茶叶营销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各要求

参考学时

1

茶叶营销

了解茶叶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分析方法;了解茶叶市场营销环境及市场细分;了解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的方法;了解茶叶市场营销策略;能进行一般的茶叶市场调研与预测;能对茶叶市场及茶叶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初步分析;初步具备组织、策划市场营销工作的能力

108

2

茶馆经营与管理

了解茶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茶馆文化的社会功能、当代茶馆的类型、茶馆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完成茶馆服务相关工作

72

3

网络营销

掌握网络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网络营销的专业经验;掌握e-mail 营销、新闻组、搜索引擎等网络营销工具,掌握网络市场调查、营销策略的制定、网络营销渠道的选择、网络促销的方法、网络广告的形式和内容等

72

3. 专业选修课

1)无公害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

2)茉莉花茶加工技术。

3)茶艺。

4)音乐。

5)其他。

4. 综合实训

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教学计划各课程的实训,实训时间按照课程安排可集中也可分散在各学期进行。通过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质量检验、茶事服务、茶产品包装贮运、茶叶营销等岗位等实践工作及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耐劳苦、尚简朴的精神,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沟通合作能力和工作责任意识。

5.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本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营销相关工作为主要岗位的茶企业开展顶岗实习。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管理,熟练操作技能,认识社会和客观评价自我,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顺利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九、实践教学

序号

实训项目

周数

学分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1

军训及入学教育(见习)

一周


1周






2

专业(技能)方向




1周






专业(技能)方向





2周




3

专业(技能)方向






2周



4

专业(技能)方向







10周


5

顶岗实习








一学期

实践教学小计









十、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为3000-3300。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1/3,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要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分阶段安排实习。

)教学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2

32






职业道德与法

2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32






哲学与人生

2

32






语文

12

192




数学

10

160




英语

12

192




信息技术

8

144



体育与健康

8

144



公共 艺术

4

72





历史

2

36







小计

64

1068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茶文化

4

72






茶叶加工技术

4

72






茶树栽培与生理

4

72






市场营销概论

4

72






茶叶评审与检验

4

72






茶叶包装与储运

4

72






茶叶机械使用与养护

4

72






小计

28

504







专业(技能)方向课

茶叶生产方向

茶园肥水管理与环境

6

108






茶树病虫害防治

8

144






小计

14

252







茶叶加工方向

茶叶精制技术

4

72






名优茶加工技术

10

180






小计

14

252







茶叶营销方向

茶叶营销

6

108






茶馆经营与管理

4

72






网络营销

4

72






小计


252







综合实训

30

540






顶岗实习

30

540






小计

102

1836







合计

194

2904







说明:

1)“√”表示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

2)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

3)第4 和第6 学期是春季学期,是茶叶生产和销售的集中季节,可以安排顶岗实习和综合实训。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本专业教学安排坚持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融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兼顾,针对性地培养,系统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1.公共基础课

课程教学应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教学方法改革,部分单元可考虑与专业结合,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联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本专业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办学基本模式。积极开展校内生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采用“做中学,学中做”情景化教学模式。建立有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与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课程设置、为实训室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共同实施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努力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毕业证对接职业资格证、职业教育对接终身学习”的五个对接。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配备专业老师、专业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创造条件;加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方法,促进老师教学能力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二、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考评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企业评价、家长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另一方面要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应在专业能力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工作态度、组织协调、交流沟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和自主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的指标。专业能力的评价从基础知识和岗位能

力两方面展开,岗位能力评价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

企业实训、实习的评价要以企业评价为主,吸收岗位评价标准,听取企业指导教师的意见,增加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评价内容。

过程性评价,应从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性评价是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建议采用过程性考核和课程结业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课程总成绩为100分,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60%,课程结业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50%;总成绩60分为及格。

十三、实验实训环境

(一)校内实训环境

1.茶叶加工实训室

2.茶艺实训室

3.茶叶审评实训室

4.茶叶营销综合实训室

5.茶树病虫害防治实训室

6.教学茶场

(二)校外实训环境

校外实训基地应密切与茶业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要选择专业上的能工巧匠、具备较强指导力量的行业龙头企事业单位,能完成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质量检验、茶叶营销等岗位群核心技能的训练,承担学校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基地运行要以生产性实训项目为载体,专业教学和生产任务共同完成;基地管理要与企业合作,承担企业生产或研发任务,按企业程序运作,确保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训。

十四、专业师资建设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 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应为本科以上学历,具备“双师”素质,有良好的师德,关注学生发展;对本专业课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熟悉教学规律,具备教学改革意识;关注茶叶行业发展的动态,对茶叶行业的专业知识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茶叶企业工作经验或实践经历。也可从茶叶企业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和中级及以上职称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教学工作。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